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厂已于今年初启动量产(4nm 和 5nm 制程),虽然成本较台湾厂高,不过 AMD 执行长苏姿丰近日指出,从亚利桑那产的晶片成本约比台湾贵 5%–20%,但因供应链韧性更高,客户(如 AMD、Apple、Nvidia)仍愿意付费支持 。
另外根据官方消息,亚利桑那厂的(3nm)结构已完成,正加速推进量产排程,计划在 2028 年进入量产期,看起来正逐步不上轨道。
不过在此背景下,一名自称在亚利桑那厂有四年工作经验,目前已经离开的美国人,昨日在乡民论坛 Reddit 发文阐述,尽管台积电薪资优渥,但需忍受灾难性的管理、有毒的职场文化、极长工时与歧视…原文翻译如下:
大家好,
我经常在有关台积电亚利桑那厂的文章下留言,也因此收到不少相关的私讯。我想发一篇文谈谈我在那里的经历,如果你读完后仍然想申请并在那里工作,至少你已经被警告过了。
说一下我的背景:我是在 2021 年被录取的,那年夏天去了台湾,是第一批前往的员工之一。我不需要说太多细节,但那绝对是一场灾难。他们多次更改我们的班机日期、给我们的笔电是坏的、还对我们住处的大小/地点撒谎等等。总之,我当时把这一切归咎于疫情限制,所以就算了。然后我们到了台南的台积电,灾难仍在继续。他们没有准备好培训计划,几乎没有会说英语的人,而对我的团队来说,他们拒绝帮助我们,因为「美国人赚太多钱了,我们没必要帮他们。」
总之,快转几年在台湾的「培训」时光,期间大约有 20% 的人因为工作条件和风格已经很糟糕而辞职,然后我们回到了亚利桑那州。显然,一座新晶圆厂一定会遇到问题,但台积电总有办法把每件事都搞得一团糟。工程进度落后,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任何计划。他们派台湾人过来收拾残局,因为他们就是无法应付所有的美国蓝领工人。他们让工程师去支援我们没有资格或受过训练的厂务工作,把我们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只好拒绝,代价是「年底可能会拿到差评」。
所以,经历了这一切后,我想好吧,这是一家外国公司在美国开设新厂的阵痛期,情况应该会好转吧?…错!情况变得越来越糟。到那时,和我一起在台湾开始的同事中,大约有 70% 的人已经辞职了,所以我们不断地在培训新员工。而且,所有我还保持联络的离职同事都说他们离开后过得更好了。
每个专案都来自台湾的「母厂」,无论如何都必须遵循,不管逻辑或理由。所以这里毫无创新空间,甚至连动脑的机会都没有。工作变成了:上班,看今天被告知要做什么,然后计划改变,修正它,进度严重落后,然后不断重复这个循环。
我曾参与我团队的实习生/新员工面试(我猜是因为英语是我的母语,而一些台湾人进行的面试很糟糕)。总之,我在面试前得到的准备指示非常令人不安。我被指示要优先考虑台湾人,其次是任何持签证的人,因为「有签证的人比较好控制」。他们不想雇用没有移民限制的美国人,因为一旦美国人发现那里有多糟就会辞职,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把人当作人质,用绿卡这根胡萝卜吊在他们面前。我还被告知不要雇用印度裔的人,他们甚至还有个不礼貌的称呼,叫他们「PhD people」。
在我面试过的被录取的人中,有两位我的老板告诉我,他们在进行任何面试前就已经得到这份工作了,面试本身只是个形式。他们都和曾在台积电工作过的人有些关系。我理解「朝中有人好做官」(who you know, not what you know)这个概念,但裙带关系如此严重还是令人震惊。我还被告知在面试中要强调「台湾的工作文化」,也就是说你每天会被大吼大叫,并且需要应付不可能的截止日期,因为新员工的流动率非常非常高。
日常工作也是一场噩梦。他们期望你把你的人生奉献给工作。如果是时薪制或许还好,但我是领固定薪水的工程师,无论工作多久薪水都一样。有时会工作到晚上 9-10 点。我团队里的其他工程师一天工作 14-16 个小时是…正常的。
大多数人每天大约晚上 8 点离开,这还是在不忙的日子。他们会故意在下午 4-5 点交办「紧急」且「需要明天早上讨论」的专案,这意味著你必须留下来加班完成。工作文化本身也非常有毒。台湾人的薪资结构是,超过 50%的收入来自奖金。那份奖金不仅基于绩效,还是一场人气竞赛,最重要的是你搞砸了多少事。所以,如果你处在一个这么多钱都取决于你不能搞砸事情的环境中,你可能会选择躲在暗处,不引起任何麻烦,对吧?
嗯,这正是大多数人的做法。所以,如果你想向某人寻求帮助,他们要么会忽略你,要么会把你推给别人,因为如果你搞砸了他们告诉你的事情,他们就会被归咎。这造成了一种非常毒的工作风格:没有团队合作,没有人帮助任何人,最终拖延了所有专案。
你还必须记住,台积电不仅是一家台湾公司,对多数台湾人来说,它是那间代表台湾的公司。他们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工作(理应如此),但身为一个非台湾人,我对公司没有同样的投入感。我喜欢在工作中把事情做好、学习新事物,但我不会为公司出卖我的灵魂,而大多数台湾人都会。他们把工作视为生命中第一且唯一的选项,家庭排在第二位,这点不适合我。我是为了生活而工作,他们是为了工作而活。
说到台湾人,他们的文化与美国截然不同。他们很少接触其他种族,结果可能变得非常种族歧视。我听过他们取笑别人的口音、外貌和残疾。他们通常会私下或用中文这么做,但因为我在台湾住过,学了不少中文,所以我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就在别人面前取笑或说坏话。他们最终把工作搞得像高中一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八卦小圈子,他们在公司里互相约会,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工作以外的生活。他们也非常性别歧视。我在台湾的时候,有个新来的女孩要入职,在她被录用前,刚面试完她的经理把她的F acebook/Instagram 个人资料分享给所有人,好让他们「评分」,非常恶心。
总之,她被录用了,但体重增加了一些,和照片上不完全一样。她上班的第一天,一个台湾男生走到她面前说:「哇,没想到你这么胖!」然后跑开和他朋友们咯咯地笑。结果她那天剩下的时间都在哭,接下来还请了两天假。这些人都是25-35岁的成年人…再说个小故事,有个台湾男生走到一个坐著的女孩面前,把一根香蕉放在他的腰部下方,然后把香蕉放在她脸前说:「嘿!想不想吃一口我的香蕉?」所以这些只是你在那里工作可能体验到的一些趣事。
你可能会问,那在那里工作有什么好处?有两点我认为大多数台积电员工总会提到,而我对这两点都有反驳的论点。
他们不裁员。这是真的,我从没听说过有谁被裁员,而且在那里要被解雇也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犯了天大的,我是说天大的错误)。所以,你可能会觉得这很棒,你有一份终身的工作。虽然你确实不必担心被裁员/解雇,但这也造成了在那里工作的员工素质普遍低落。
想像一下,你在一个会留下所有最差员工的地方工作。所有优秀的员工都离开/被晋升到别的团队,而最差的那些人找到了生存之道并忍受了那些鸟事。所以你加入那个团队就意味著你必须做额外的工作来弥补他们犯下的所有错误。但如果你确实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团队并且能忍受,你真的可以拥有一份工作,直到你受不了为止。我在那里工作时,我老板的一句真实名言或许最能解释这点:「台积电不会裁掉任何人,他们只会逼你辞职。」
薪水。是的,台积电的薪水确实很高。他们一开始会故意付比你身价稍高的薪水来吸引你。但工作几年后,薪水开始趋于平稳,你很快就会觉得薪水过低。不过这点可能适用于这个行业的大多数工作,跳槽可能永远是最好的选择。举个例子,当我今年早些时候离开时,我获得了 30% 的加薪。
所以要知道,薪水现在可能看起来很棒,但不会永远如此。此外,他们付更多钱是有原因的,他们期望的也更多。这就像跟魔鬼交易,如果你的薪水比竞争对手高 5-10%,但工时却多 50%,你真的赚得比较多吗?
我对任何考虑申请的人的建议是:我认为他们的实习计划其实做得很好,能为履历加分。薪水不错,而且你有个结束日期,这才是最棒的部分。他们确实会欺骗实习生,故意对他们很好,不给他们任何压力太大的事(这是我指导实习生时,老板直接下达的命令)。
所以要知道,如果你决定回去做全职工作,压力/工作量将会急剧增加。我会说,在某些情况下,你可以让在台积电做全职工作是可行的。如果你因为现在就业市场不景气而急需一份工作。我也认为,如果你刚大学毕业正在寻找第一份工作,如果你单身、没有家庭、没有真正的牵挂,那里可以是一个不错的起点。你可以赚些钱,累积一些经验,然后再离开。如果你之前在其他任何地方工作过,我会建议你避开,因为那里对你来说会像座监狱(不能用个人手机、24/7被追踪、开会点名像对待12岁小孩等)。
另外,如果你在申请职位时看到类似「我们正在为扩建招募!!」的字样,这其实非常误导人。他们永远都会在扩建和盖更多的晶圆厂,但大概有90%的情况下,如果有一个职缺,那是因为你在填补某个离职者的位置,因为人员流动率糟透了。
最后声明,这只是我的个人经历,所以和网路上的一切事物一样,请持保留态度。我相信一定有人真心喜欢在那里工作(我从没遇过,但他们总该存在吧?),并且没有和我一样的经历。这段经历并非全然糟糕透顶,只是我看到那是一个无法促进我职涯发展或心理健康的地方,所以我离开了。
我还可以滔滔不绝地写一本关于我经历的小说,但如果你读完后仍然想申请,欢迎随时私讯我。我乐意回答任何问题或就任何与台积电相关的事情提供更多细节。
批踢踢台湾网友回应
这篇贴文也在批踢踢引发正反热烈讨论,认同原文批评的观点认为: 台积电(TSMC)职场文化「很写实」,尤其是高压、长工时、内部小圈子、缺乏合作、对外来员工不友善等现象。台积电是「奴性」和「产线文化」的极端例子,许多人只是选择忍耐高压换取高薪。
但也有返质疑观点指出:台积电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员工的「忍耐」和「拼命」,但这种模式在美国难以复制。且内部推荐、裙带关系在美国企业也很常见,并非台积电独有问题、以及有人质疑原作者既然这么不满,为何还能待四年,认为其批评有矛盾之处…。
总的来说,笔者相信文化冲突是主因,台美工作价值观本就不同,不能单纯用美国标准评价台湾企业,但台积电血汗的工作文化也是众所周知,看在钱钱的份上所有人似乎也都默许这样的行为。另外提醒,该文只是个人经验,应该保留怀疑、参考多方意见。